人民政協報 | 全國政協委員朱奕龍:講好國家文化公園故事
“應加強長城、大運河、長征、黃河、長江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的研究,把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成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’的宣傳教育基地,向公眾講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!碧N含著中華民族千百年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碼的“國家文化公園”建設受各方關注,也是住寧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僑聯副主席、寧夏僑聯主席朱奕龍今年全國兩會上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。
長城、大運河、黃河、長江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典型標識,其所經之處見證著各民族聚居發展歷史,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從“自在”到“自覺”再到“自強”的歷史發展過程。2019年12月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長城、大運河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》,2021年8月,長城、大運河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正式出臺,讓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入“快車道”。
“目前,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,長城、大運河、長征、黃河、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取得顯著成效,沿線文物保護狀況持續改善,文化資源展覽展示水平不斷提升,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空間有效拓展,‘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’的宣傳教育功能日益彰顯!敝燹三堈J為,當前對長城、大運河、長征、黃河、長江文化內涵挖掘和闡釋還不夠深入、不夠全面、不夠系統!皶r代價值和精神譜系研究還有待進一步強化,在不同地區呈現的地域特征尚需進一步明確,尤其對所蘊含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內涵等重視不夠、研究不深!敝燹三堈f。
為此,今年全國兩會,朱奕龍建議把長城、大運河、黃河、長江等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成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”的宣傳教育基地,從而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。
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為例,朱奕龍建議研究要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、發展過程為重點,呈現長城沿線各民族迸發出的“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”的共同體意識,彰顯以長城為軸線的獨特文化帶天然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。
與此同時,朱奕龍建議長江文化研究要以“江河互濟”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主題,呈現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相互影響、相互滲透、相互補充的天然血緣聯系。
“盡管各國家文化公園各有側重,但主線都要彰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、愛好和平、勤勞勇敢、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,為各民族的生息、繁衍和發展提供共有精神家園,這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目標所在!敝燹三堈f。
![]() |
![]() 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建外大街甲6號中環世貿中心C座10層 |
![]() |
|||
集團微信
|
|
藝術館微信
|
網友評論